亚历山大·仲马(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为小说和剧作。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终于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l802~1870),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勒·科特莱,1870年12月5日去世。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文学巨匠。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由于他是黑白混血人的身份,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大仲马 - 主要作品
《三个火枪手》(或《三剑客》旧译,《侠隐记》)(第1及2卷)
《二十年后》(旧译《续侠隐记》)(第3至5卷)
《铁面人》(旧译《布拉日隆子爵》,《后续侠隐记》)(第6至11卷)
《基督山伯爵》(《基度山恩仇记》)
《亨利三世及其宫廷》(1829年)(浪漫主义戏剧,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玛戈皇后》(1845年,法文名为La Reine Margot)
《四十五卫士》
《双雄记》
《蒙梭罗夫人》
《杀手与侠盗》(原名《耶羽的伙伴》)
大仲马 - 作品介绍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是大仲马小说的特点。大仲马的小说多以情节取胜,构思巧妙周密,故事扣人心弦。在文学史上虽没有人认为他是第一流作家,却始终拥有广大的读者。 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以丰富的想象力撰写的历史小说,反映了17世纪20年代红衣主教黎世留上台执政后与王后为代表的大贵族势力的斗争。为了迎合读者的趣味,作者用想象取代了一部分历史事实,使王后成了正面人物。小说的主人公达达尼昂和国王火枪队的三个火枪手是莫逆之交,由于钟情于王后的心腹侍女波那雪夫人而甘愿为王后效劳。
《基度山伯爵》根据一个真实案例改写而成,内容讲年轻有为的水手邓蒂斯在即将升为船长时遭到诬陷而被打入死牢伊夫堡后的经历。诬陷他的代理检察官维尔福升了官,同事邓格拉斯发了财,情敌弗南娶了他的未婚妻。邓蒂斯在牢中呆了14年,从难友法利亚长老处获知了基度山宝藏的秘密。他使用巧计逃出伊夫堡后,报答了曾照顾他老父亲的船主摩莱尔,然后以基度山伯爵的名义进入巴黎上流社会,借助手中的无尽钱财达到了报复仇人的目的,迫使弗南自杀、邓格拉斯破产、维尔福发疯。